家风故事|老书记的四条家规

来源: 柳州纪检监察  |   发布日期: 2022-11-03 16:24   

“我没有什么金银财宝带回来,就带回一身清白,这是共产党员的无价之宝!”这是原柳江县委书记韦日荣从柳州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领导岗位退休返乡时,对子女、对乡亲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的韦日荣,不管是刚参加工作时一名普通的土改工作队员,还是到后来晋升为柳江县委书记、柳州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他一直秉承传统农民吃苦耐劳、勤奋朴实、大公无私的优秀品德,始终保持着勤政为民,清廉如水,无私奉献,生活俭朴的公仆本色。走上领导岗位后,他给自己和家人立下四条家规:不能谋私利,要学会自食其力;不能占公家便宜,要做到公私分明;不能搞特殊,要甘做普通老百姓;不能贪图享乐,要坚守清正廉洁。

不为家人谋私利,教育家人要自食其力

韦日荣一直教育、鼓励妻儿要自爱自重自强,自食其力,因此他虽然身居领导岗位,但却没有一个家人能“沾”他的光,大女儿通过刻苦学习考取中师,毕业后分配担任人民教师;大儿子通过面向社会招工,进入单位工作;小儿子参军到部队服役,退伍后由组织安排到单位工作;其余的3个子女,他没有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和手中的权力,为他们打招呼,谋职位,一直在农村自谋生活。

6个子女中,韦日荣最疼爱的是小儿子,小儿子曾到县城学校读书。因为不是城镇户口,不符合入学规定,他发现后,立即和小儿子说“你是农村户口,不能在县城读书,还是回我们村的学校读书吧,只要刻苦学习,在哪里都能成才、有出息”。不久后,小儿子就被他送回原籍就读。

在上世纪70、80年代,农业户口与城镇户口在享受就读升学、招工招干、购物就医等政策待遇上有着“天壤之别”,谁都想方设法为亲人办理“农转非”,换成城镇户口,让亲人过得好一些,有更好的前途。但韦日荣却恪守本分,没有利用手中职权为家人办理“农转非”,他的妻子韦佩云是个勤劳俭朴、诚实厚道的农家妇女,一直在农村耕耘农田,养育子女,赡养老人,默默无闻的支持着他的工作,可直到1987年去世时还是“农村户口”。

做到公私分明,不许家人乘坐公车

在那个年代,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干部都以自行车代步,到乡镇下村屯,开展工作。1972年,上级给柳江县配备了一辆北京吉普小汽车,韦日荣严格规定“只有工作需要才能派公车,只有工作人员才能坐公车”,并且从不破例;同时,他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家人:“绝对不能用公家的汽车办私事”,他的家人中没有一个人坐过县里的公车。有一次,他的一个小孩突然患病,他坚决不让用公车送去医院,而是自己用单车拉到医院急诊;又有一次,他到洛满公社检查工作,他妻子想顺路搭公车回老家,当他发现时,毫不客气地对已经坐在公车上的妻子说“这是公家的车,我们是下乡工作,你不能坐这个车”,硬生生把妻子从公车上“赶”了下来。

对家人铁面无私,对老百姓却厚爱有加。有一次,他从百朋公社出来,看到两位中年妇女挑着撮箕赶路,当得知她们是官塘村人,正要去六道圩挑秧苗时,他主动邀请她们上车并送到六道圩,还自掏腰包请她们吃米粉。

不搞特殊化,要求家人做普通老百姓

在60年代,正逢我国最困难的时期,韦日荣的母亲、妻子及6个子女都在农村生活。母亲年迈体弱,子女尚未成年,无法参加劳动,全靠他微薄的工资和妻子一个人的劳动支撑全家老少的生活,得到的工分很少,分配到的粮食不够吃,是严重的缺粮户,生活过得非常艰辛。流山粮所的领导知道情况后,就悄悄地从统销粮指标中挤济30斤大米送到其家中。但这件事,很快被韦日荣知道,他立即赶回家,语重心长地对母亲说:每家都很困难,不仅仅是我们家,我是县里的领导,就有粮所派人送粮食来,那全县那么多缺粮户怎么办?我们要和老百姓一样,我们也是普通的家庭,不能搞特殊化呀!我是人民的公仆,不是“当官的”!听了他的话,母亲彻底明白儿子的意思,含着眼泪把那30斤大米一粒不少地退还给了粮所。

以苦为乐,和家人坚守清正廉洁

从柳州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的领导岗位退休后,韦日荣返乡时的行李非常简单,村里的同龄老伙伴问他:“家当全部搬回来啦,就这么点呀?”他笑笑说:“是呀,全搬回来了。”这让村里人很是不理解,也想不明白,说道:“以前,流山有一个人到外地当乡长,回来时可是用船运家当回来的呀,你的官比他大多了,你带回来什么呀?”最后,他全盘托出:“我没有什么金银财宝带回来,就带回一身清白,这是共产党员的无价之宝!”

退休后的韦日荣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一家老小住在两间老屋里,狭小破旧,甚至随时都有可能倒塌。他就用仅有的5000元退休安置费,再东挪西借及靠亲戚朋友的帮助,自己打石头备材料,总算是建成了一栋三间两层的楼房。因为平生仅有的一点积蓄都在建楼房用光了,还欠下不少外债,所以在楼房建成后再无能力装修,屋内也是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一生勤政为民、一世清廉如水!”韦日荣几十年如一日严守着不谋私利、公私分明、清正廉洁的良好家风,如一杯清水,如一杆清莲,彰显着共产党员本色,教育着后代子孙,影响着身边的工作人员,成为柳江家风传承的一段佳话!


清廉机关建设

家风故事|老书记的四条家规

来源: 柳州纪检监察  |   发布日期: 2022-11-03 16:24   

“我没有什么金银财宝带回来,就带回一身清白,这是共产党员的无价之宝!”这是原柳江县委书记韦日荣从柳州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领导岗位退休返乡时,对子女、对乡亲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的韦日荣,不管是刚参加工作时一名普通的土改工作队员,还是到后来晋升为柳江县委书记、柳州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他一直秉承传统农民吃苦耐劳、勤奋朴实、大公无私的优秀品德,始终保持着勤政为民,清廉如水,无私奉献,生活俭朴的公仆本色。走上领导岗位后,他给自己和家人立下四条家规:不能谋私利,要学会自食其力;不能占公家便宜,要做到公私分明;不能搞特殊,要甘做普通老百姓;不能贪图享乐,要坚守清正廉洁。

不为家人谋私利,教育家人要自食其力

韦日荣一直教育、鼓励妻儿要自爱自重自强,自食其力,因此他虽然身居领导岗位,但却没有一个家人能“沾”他的光,大女儿通过刻苦学习考取中师,毕业后分配担任人民教师;大儿子通过面向社会招工,进入单位工作;小儿子参军到部队服役,退伍后由组织安排到单位工作;其余的3个子女,他没有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和手中的权力,为他们打招呼,谋职位,一直在农村自谋生活。

6个子女中,韦日荣最疼爱的是小儿子,小儿子曾到县城学校读书。因为不是城镇户口,不符合入学规定,他发现后,立即和小儿子说“你是农村户口,不能在县城读书,还是回我们村的学校读书吧,只要刻苦学习,在哪里都能成才、有出息”。不久后,小儿子就被他送回原籍就读。

在上世纪70、80年代,农业户口与城镇户口在享受就读升学、招工招干、购物就医等政策待遇上有着“天壤之别”,谁都想方设法为亲人办理“农转非”,换成城镇户口,让亲人过得好一些,有更好的前途。但韦日荣却恪守本分,没有利用手中职权为家人办理“农转非”,他的妻子韦佩云是个勤劳俭朴、诚实厚道的农家妇女,一直在农村耕耘农田,养育子女,赡养老人,默默无闻的支持着他的工作,可直到1987年去世时还是“农村户口”。

做到公私分明,不许家人乘坐公车

在那个年代,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干部都以自行车代步,到乡镇下村屯,开展工作。1972年,上级给柳江县配备了一辆北京吉普小汽车,韦日荣严格规定“只有工作需要才能派公车,只有工作人员才能坐公车”,并且从不破例;同时,他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家人:“绝对不能用公家的汽车办私事”,他的家人中没有一个人坐过县里的公车。有一次,他的一个小孩突然患病,他坚决不让用公车送去医院,而是自己用单车拉到医院急诊;又有一次,他到洛满公社检查工作,他妻子想顺路搭公车回老家,当他发现时,毫不客气地对已经坐在公车上的妻子说“这是公家的车,我们是下乡工作,你不能坐这个车”,硬生生把妻子从公车上“赶”了下来。

对家人铁面无私,对老百姓却厚爱有加。有一次,他从百朋公社出来,看到两位中年妇女挑着撮箕赶路,当得知她们是官塘村人,正要去六道圩挑秧苗时,他主动邀请她们上车并送到六道圩,还自掏腰包请她们吃米粉。

不搞特殊化,要求家人做普通老百姓

在60年代,正逢我国最困难的时期,韦日荣的母亲、妻子及6个子女都在农村生活。母亲年迈体弱,子女尚未成年,无法参加劳动,全靠他微薄的工资和妻子一个人的劳动支撑全家老少的生活,得到的工分很少,分配到的粮食不够吃,是严重的缺粮户,生活过得非常艰辛。流山粮所的领导知道情况后,就悄悄地从统销粮指标中挤济30斤大米送到其家中。但这件事,很快被韦日荣知道,他立即赶回家,语重心长地对母亲说:每家都很困难,不仅仅是我们家,我是县里的领导,就有粮所派人送粮食来,那全县那么多缺粮户怎么办?我们要和老百姓一样,我们也是普通的家庭,不能搞特殊化呀!我是人民的公仆,不是“当官的”!听了他的话,母亲彻底明白儿子的意思,含着眼泪把那30斤大米一粒不少地退还给了粮所。

以苦为乐,和家人坚守清正廉洁

从柳州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的领导岗位退休后,韦日荣返乡时的行李非常简单,村里的同龄老伙伴问他:“家当全部搬回来啦,就这么点呀?”他笑笑说:“是呀,全搬回来了。”这让村里人很是不理解,也想不明白,说道:“以前,流山有一个人到外地当乡长,回来时可是用船运家当回来的呀,你的官比他大多了,你带回来什么呀?”最后,他全盘托出:“我没有什么金银财宝带回来,就带回一身清白,这是共产党员的无价之宝!”

退休后的韦日荣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一家老小住在两间老屋里,狭小破旧,甚至随时都有可能倒塌。他就用仅有的5000元退休安置费,再东挪西借及靠亲戚朋友的帮助,自己打石头备材料,总算是建成了一栋三间两层的楼房。因为平生仅有的一点积蓄都在建楼房用光了,还欠下不少外债,所以在楼房建成后再无能力装修,屋内也是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一生勤政为民、一世清廉如水!”韦日荣几十年如一日严守着不谋私利、公私分明、清正廉洁的良好家风,如一杯清水,如一杆清莲,彰显着共产党员本色,教育着后代子孙,影响着身边的工作人员,成为柳江家风传承的一段佳话!


copyright 2015 wglj.liu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 桂ICP备11004426号-3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119号
地址:柳州市桂中大道1号文化产业大厦12楼
联系方式:0772-2812452 网站标识码:45020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