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来源: 柳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   发布日期: 2018-08-30 19:15   


柳州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柳州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十五”改革发展规划》作为“十三五”期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加强对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专项规划,是政府安排、指导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与改革、安排文化点项目布局的重要依据。根据《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柳政办〔2018109号)要求,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决策部署,实事求是,对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十五”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等,市文新广局狠抓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和重大项目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评价

柳州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十五”发展规划》实施以来,按照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广西文化强市和西部地区重要文化中心为总目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为目的,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柳州民族文化深厚底蕴优势为重点,历史文化传承、文化事业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工作稳步推进,文化发展各项主要指标全区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目前文化事业产业的完成情况及后两年的发展预测,我们认为《柳州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十五”发展规划》目标体系的确定,总体上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是可实现的。201620172018年上半年的发展情况是稳定的,正常的,为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在各项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需要在后的发展过程中,及时调整、改进,从而确保“十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

1.理论武装和理论宣传进一步强化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坚定信念、正本清源、释疑解惑的教科书和“金钥匙”,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严格按照市委工作部署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要求,严密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专题教育和学习讨论。采用“行动学习法”、“座谈讨论法”、“心得交流法”等创新形式,更好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习成效。充分利用文化阵地、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开展宣传,努力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实里做、向深处走,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切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为推进“三大建设”营造“三大生态”,实现“率先建成”和“打造龙头”双目标,为奋力开创新时代柳州文化繁荣兴盛新局面、谱写新时代柳州改革发展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

依托基层文化设施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势,开展有内涵有主题的学习活动。组织开展“吟十九大精神神州辉煌·诵天地龙城新春华章”诗文朗诵会、“党员聊时政,共筑中国梦”主题分享会、“小雅开讲——迎十九大”中国好书专题讲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活动二是化场馆结合优势特点,开展有特点有深度的文艺活动。举办古籍保护成果巡展、年俗文化展览、地方文献征集成果展等优秀传统文化展览以柳江文化带的文化场馆为传播地,抓好迎新晚会、元宵晚会、五一晚会、六一街舞晚会、知青晚会“迎七一、颂党情”诗文朗诵等“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演出活动。三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讲座。如柳州文庙开设“道德讲堂”“国学名人堂”“柳州文庙大讲堂”三大专题讲座,定期邀请市内外专家学者和知名教师围绕仁爱、感恩、礼仪、修身、和谐、诚信等为主题传授经典国学知识四是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文化场馆,感受正能量熏陶。柳州市11个文化馆(含县区)、11公共图书馆(含县区)、86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美术馆、24家电影院、58家博物馆(陈列馆)(含县区)利用地理特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年开展上千场文化活动,高效传播社会正能量,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效果明显。

一是利用我市各大文化阵地做平台,积极开展各项学习宣传活动。全市各文化场馆用LED、海报、投影等方式刊登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及图片。二是通过开设报道专栏的形式,对“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柳州新闻》、《新播报》等栏目开设 “十九大代表风采”“首屏人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喜迎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等专栏。通过挖掘和报道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和精神内涵,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学习,让信仰道德、传承道德、践行道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卓有成效。

以媒体为渠道、宣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电影,部署各城区每学期为每个中小学播放2场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播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电视新闻稿件广播如《龙城星火故事汇》《少年说,中国梦!》《喜迎十九大,争当小先锋》等系列内容,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引导和培养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积极播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广告二是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文化阵地,积极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市博物馆、市工业博物馆、市群艺馆等各相关单位每年以活动为依托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继续加强共建与博物馆未成年人志愿者工作,持续开展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群”“博物馆走入校园”系列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六”亲子活动、小小讲解员培训班、为未成年人免费参观讲解等活动。三是设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服务机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模范学习。市图书馆设立了专门针对未成年人读者的服务部门,实现全面免费开放,周末及国家法定节假日无休。仔细甄选采购符合未成年人心理发展规律的优秀书刊,定期推送优秀新书,为每一个到馆读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文献服务,年均接待未成年读者20余万人次。开展特色活动如开展“小小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主题阅读分享课、手工绘本DIY”活动每年开展20余场。普及传统书画、经典歌舞、非遗知识。市群众艺术馆每年组织“群文走基层”、“非遗学堂”等各类活动。将传统书画、经典歌舞、非遗知识带入校园。暑假举办各类针对未成年人的夏令营、培训班,丰富广大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

4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逐步深入。

以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群众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为平台,稳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目前柳州市文新广系统8个窗口单位有8支志愿服务队伍,文化窗口单位全年服务人数700万人。

(二)精准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1开展“美丽南方”系列文艺精品创作成效明显

2016年以来以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契机,打造“美丽南方”品牌,推动柳州文化艺术创新发展。持续提升打磨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舞蹈诗《侗》节目,整台演出趋于完美完成民族歌舞剧《白莲》2017复排工作并成功完成首演;筹备组建柳州市艺委会。同时坚持打造已在形成了新亮点的“造星系列原创晚会”推出了《每月一诵》系列诗文朗诵晚会、柳州本土原创的现代舞专场《朝着梦想活着》《莹润阳光》陈莹个人演唱音乐会等一批打造了柳州本地的明星晚会。培育了李心军、陈莹、梁星明等一批在区内有影响的各艺术门类的领军人。

2开展民族艺术精品创作彰显柳州特色

截至目前,积极组织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采集了丰富的民族题材、民风民俗等创作素材加大创作力度组织创作大型剧目《柳州姑娘》等作品4《全家福》等小戏、小品29部,《龙城赞歌》等音乐作品38个,舞蹈作品《苗族银落》《苗妹苗妹》等作品18器乐作品《柳江新韵》《壮乡春来早》《壮乡欢歌》等作品6创作书画精品力作160多幅等一批具有鲜明桂风壮韵特点的艺术精品县区两级文艺团体、文化馆创作研究单位创排晚会16台,提升打磨文化旅游实景演出 《坐夜》县区每年组织艺术表演团队演出260多场,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每年演出280场以上。

3文艺理论研究不断加强

目前我市共有《《沟通协调在舞台监督管理中的价值分析》、《舞台监督如何实现艺术思维与管理思维的统一》等6篇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评论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4节庆品牌文化内涵不断提升

我市在元旦、春节、元宵壮族歌节“三月三”等重大节日期间,充分利用东门戏台、刘三姐大舞台等公益性演出平台,采取歌舞晚会、戏曲晚会、音乐晚会合唱音乐会等舞台样式,开展了演出活动近百余场

中国•柳州“鱼峰歌圩”山歌邀请赛,从2016至今山歌邀请赛邀请了14个国家和地区30多名乡村歌手和有来自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澳门、台湾两个地区的43家单位(文艺团体)的383名歌手来柳州展演。通过赛事积极建立和营造了有利于加强全国山歌音乐研究和交流的环境,展示了山歌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鱼峰歌圩”文化品牌,促进区域性文化旅游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不断完善

十三五”以来,公共文化服务持续优化人均文化与传媒财政支出157元;每万人口拥有“三馆一站”公用房屋建筑面积906平方米;2017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0.5%,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3.3%;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84.5%

1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机制。

为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和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牵头拟定《柳州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办法》,现已完成两次征求意见,市政府审定。

二是推进公共文化机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1)建立柳州博联机制提升博物馆内部管理与对外发展

201512月,柳州市58家博物馆在会员大会上通过《柳州博联章程》,正式成立“柳州市博物馆理事会联合会”(简称“柳州博联”)。柳州市结合博物馆群实际,开展以博物馆群大理事会为特色的建设探索,逐渐形成以柳州博联机制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新模式,极大提升了全市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在全国具有首创性。

2)以鱼峰区图书馆为试点,开展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鱼峰区图书馆作为自治区级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单位出台了《鱼峰区图书馆理事会章程》,建立了以理事会、管理层为构架的法人治理模式试点工作完成后,我们将把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三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柳办发〔201634号),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供依据。每年下发指导意见,指导各县区逐年落实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确保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管理、运行规范有序

四是深化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

优化供给体系全市建成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86个,实现乡镇全覆盖。1083个农家书屋、256个社区书屋、15个连队书屋,以全覆盖的方式构建城乡一体化阅读服务体系。全市共935个行政村,有790个村建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4.5%2017年鹿寨县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试点县,预计201810月完成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完成后,我们将把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市,全面开展总分馆制建设工作。在“十三五”期,以评估定级为契机,柳州市“两馆”建设提档升级,投资13.2亿元面积16.5万平方米柳东文化广场(内含3万平方米的市群众艺术馆);投资9.4亿元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的柳州市图书馆新馆项目设计方案已确定

富供给内容,增进有效供给。持续打造“柳江之夏”“龙城金秋”“农民文化艺术节”、“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书香龙城•文化柳州”“文庙天天学”免费电影放映等群众文化品牌,构建了以“中外优秀剧目月月演”“刘三姐大舞台周周演”“东门戏台周末邀您看大戏”“水上大舞台天天演”“想唱你就来—卡拉OK走村入屯进企业大家唱”等为主的惠民体系。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为契机,2017年我市创新首倡确定523日为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日,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群众文化指导处领导出席本次活动,并得到自治区文化厅领导的高度评价。

改进供给方式。积极开展公共电子阅览室技术平台建设工作,建立先进实用、安全可靠、开放互联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技术平台,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市、县、乡(镇)三级节点100%覆盖。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市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立独立的网站,搭建微信平台,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市图书馆与新华书店联合开展“你点书.我买单”活动,每月在公共在线查询系统中推出一期新华书店有限公司购书中心最新现货书目,读者可从中选书,市图书馆购买图书并纳入馆藏,供读者借阅。截至目前,荐购活动已开展14期,读者采选并纳入馆藏图书10561575

实施开放供给。一是运用多重手段,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以奖代补”,重点扶持发展前景好、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团体。每年向财政申请10万元全民阅读活动专项经费,拨付部分经费重点扶持五月花书吧、我们书吧、月亮船书吧等社会团体,利用其影响力将阅读推广活动进一步全面铺开。2017年至今已开展500多场,受众1.9万人次。每年向财政申请10万元,重点扶持文苑桂彩剧团、红舞鞋艺术团、柳州市群众艺术馆馆办民乐团等有突出特色的文艺团体,提高我市群众文艺创作表演水平。其中文苑桂彩剧团被评为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红舞鞋艺术团、柳州市群众艺术馆馆办民乐团多次参加“八桂群星奖”、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等比赛并获多项大奖。二是引入专家学者,为我市文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柳州市图书馆聘请孙代文、王培堃、陈铁生、沈培光四位专家学者为第一批智库成员。通过将专家学者等社会力量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让其发挥专业知识优势,推动柳州市文化事业发展。

增强“短板”供给。推进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老工业城区特殊人群提供公共文化均等化服务的探索与实践”创建,在柳南区打造了12个示范点,有侧重地为老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人群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年均服务2万余人次深入实施“社会电影公益放映工程”,每年为城区放映公益电影540场,为中小学放映爱国主义教育电影792场,观众年均15万余人次。每月为行政村放映至少1场电影,全年放映11220场。

五是全面实施“书香龙城·文化柳州”全民阅读工程。

书香龙城”全民阅读常态化实施,每年开展阅读推广、知识讲座、读者交流等活动10002016年以来送书下乡超8万册成功举办2018年全国“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来自全国1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闻出版部门、出版社、媒体齐聚柳州,共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在广大农村深入开展,助推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项目,2016至今为全市农家书屋更新出版物近26万册。

六是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是“柳州市城市档案中心”项目进展顺利,县区档案馆新馆建设稳步推进,其中柳城县新馆预计9月开馆。二是加快档案数字化资源建设,20186月底市档案馆完成馆藏传统档案数字化570万页,覆盖全部馆藏的40%,照片档案数字化1.9万张;柳州市档案数据公开查询平台通过验收;字化五县五城区档案数字化均已启动。三是柳州市知青档案专题全文数据库全面上线。柳州市档案馆现有3多名知青的名册档案,市民只需通过姓名检索,就可以查阅到自己所需要的电子档案信息,不再需要调阅传统的纸质档案,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查询模式为柳州知青的落实政策、解决待遇、养老退休等工作生活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

十三五”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传承人体系,构建良好的梯度配备。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通过举办大赛、搭建校企平台、扶持基地建设等举措,多维度振兴传统工艺。文物保护项目55个项目,其中11个项目已完成,16各项目正在推进当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

1.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为促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切实有效发展,结合我市工作实际,2017年制定和印发了《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平台管理暂行办法》、《柳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团体)年度考核暂行办法》、《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柳州市年度十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团体评选暂行办法》等四个关于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保护单位、工作平台、保护资金的暂行办法,使柳州非遗工作更有据可循,更具有操作性。

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和传承人体系,加强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工作。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自治区级非遗项目67个,市级非遗项目151个,县级非遗项目290个。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83人,市级非遗传承人165人,县级非遗传承人266人。2016年在全区率先认定19个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2017年对全市各级传承人以及传承团体进行考核评优,通过考核的传承人和取得十佳称号的传承团体获得年度传习补助经费。推进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2017年选送我市各县区的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学徒、从业者、爱好者共计50人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加强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保护利用设施”、“三江侗族大歌展示馆”等重点项目建设。2016年共有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被评为第五批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平台,2017共有1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被评为第六批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平台,数量位列全区前列

3.振兴特色传统工艺。

振兴特色传统工艺,2017年举办了柳州市“巧手锦绣 独具匠心”传统工艺(刺绣)技能大赛,有200多名全市各民族的绣娘参加了比赛,大赛促进了手工艺者居家就业实现增收,得到了新华网、中新社等多家国家级媒体报到。长期扶持和培育的侗族刺绣、苗族刺绣传承人同时也是我市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基地和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负责人韦清花和李伊园两人应邀出席文化部主办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活动,于2017127日在英国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亲切接见。指导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利用,帮助非遗企业及传承人进行技能提升和产业发展,联系指导柳城县云片糕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户(柳城县凤山镇顺兴食品厂)与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食品工艺系和艺术与设计系在食品安全、工艺改良和产品包装上实现校企合作。

4.统筹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和创建工作。

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加强实地考察、资料收集整理,统筹推进自治区级苗族文化(融水)、侗族文化(三江)生态保护区的申报和创建工作。

5.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广机制。

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广,加大对我市壮侗苗瑶等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宣传。运用我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平台,进行“我的非遗故事”主题和非遗公益宣传片展播。充分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开展非遗系列宣传活动,集中展示最具柳州市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的展示平台。为广大市民呈现了“非遗演艺场”非遗展演,“非遗技艺坊”传统手工艺,“非遗风味街”品尝柳州味道,“柳州非遗学堂”学习体验等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

6.白莲洞考古遗址公园(二期)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白莲洞考古遗址公园一期项目中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综合陈列楼正在建设中,洞穴展示区已完成提升改造。洞穴展示区已完成景观灯光提升,电路改造,步道改造,护栏改造等工程。一期建设工作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综合陈列楼于201712月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及两大基本陈列布展工作,拟于2018年底正式对外开放。

对柳江人遗址进行编制国保规划方案及上报工作,完成了柳江人遗址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柳江人遗址平台维修及环境整治项目:修建遗址上山步道及遗址参观平台、护栏与生态停车场,设置柳江人大型复原像,在底座雕刻阐述柳江人的发现、研究过程及其在人类起源中的学术地位;完成对“柳江人”洞口区域环境整治,在重点保护区域恢复原始生态环境,以植被烘托遗址氛围。

7.稳步进行柳州抗战文化纪念园项目的建设实现了柳州旧机场营房(A区)的环境治理、拆迁、道路建设、水电以及园区美化的工作,并实现了园区局部开放,博物馆的建设稳步进行中。

(五)新型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稳步推进

“十三五以来,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创业、创造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重点,文化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集群发展初见规模,与科技、设计等形成融合发展态势逐步推进文化产业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发展2016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48.57亿元,占全市GDP1.96%

1.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十三五以来,累计推进文化产业重大项目19项,其中20186月份军舰基础设计及主馆施工图设计也已完成,累计完成投资215万元;文化旅游科技体验园(华侨城)已于2017年开园;柳空文化创意产业园(东方梦工场)项目已最终确定文旅集团为项目业主,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金绿洲星光大道项目整体土建改造、整体装修基本完工,横店影城、沃尔玛超市已于2017年相继开业,大道剧院施工工作已接近收尾;东盟国际龙城府文化休旅世界项目的土地征收工作已完成,目前项目的环评、规划修规、土地转性、建筑规划方案编制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预计可在2018年内动工建设

  1. 电影行业放映技术升级,票房飙升。

2016年全市影院18座、银幕100张、全年票房收入1.2389亿元,同比增长33.4%2017年全市影院19座、银幕103张、全年票房收入1.4396亿元,同比增长16.2%20181-8月全市影院24座、票房收入1.1167亿元,特别是2018年我市春节档6天票房累计高达1640多万元,较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1297多万元,增幅达477.8%。创下我市春节档电影票房增幅历史之最。

3.加快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积极探索非遗资源产业化,如融水苗族银饰获得了向明理德(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高度关注,现已进入项目策划阶段;二是做好现有文化产业项目的提升,如我们积极帮助锦桂楼糕点、螺蛳粉产业附加文化属性,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利用我市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开发设计文创产品,如市博物馆新开发的“三江鼓楼木质拼图”就获得了柳州市2016年首届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一等奖;四是重视培养互联网、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如柳州市冰冻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D物理解谜手机游戏《须弥·域》,融合大量柳州特色文化元素,已登陆国内外各大APP平台获得好评。

4.加快推进文化创意集聚区建设。

“十三五”以来,我局将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承接的重要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招商引资成效。一是做好“石尚1966”文化艺术园区、柳柴奇石园等老园区的提档升级工作,通过与其合作举办柳州首届文创产品大赛等活动,为其增加人气,提高知名度,吸引企业入园;二是做好23°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东盟绿色印刷产业园(柳州园区)、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园等新建或在建园区的服务工作,通过联系市领导实地调研、申报自治区级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的方式,为园区建设排忧解难;三是做好柳空文化创意产业园(东方梦工场)、文化艺术创业园(造漆厂老厂房)等规划园区的策划设计工作,为将来柳州市文化产业新地标打下坚实基础。

5.推进扶持政策出台,制定双创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经市委深改组、市政府审批,由市政府印发了《柳州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柳政规〔201728号),鼓励扶持柳州文化产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文化产业引导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柳州市文化产业引导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晢行办法》。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柳州市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柳政办[2017]125)精神,研究制定《柳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开展2017年度“两创”工作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的通知》《柳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开展2017年度“两创”文创产业跨界合作与融合发展项目的通知》,鼓励扶持我市文化产业创业创新。

四是加强理论研究,完成了《柳州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文化为魂,旅游为形,侗乡坐妹打造文旅融合典范--三江鸟巢·坐妹项目工作案例》等调研材料。

6.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和工作载体,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积极培育我市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文化企业,不断增强文化新业态核心竞争力。柳州英腾软件公司的“数字复合采编一体化出版云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促进广西民族特色医药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教育的融合发展,该公司2016111日成功在 “新三板”挂牌上市。冰冻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手机游戏《须弥•域》已登录国内外各大平台获得好评,并紧跟市场的潮流,进VR(虚拟现实)游戏市场获得了首届IMGA中国颁发的最佳独立游戏奖。是全国首个获得此奖项的游戏,也是广西唯一一个获得此奖项的企业。20184月,广西英腾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版权优秀单位称号

二是推动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融合。主办柳州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实地深入学校、企业,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和单位进行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创作。通过该比赛,提供文化创意产品交流展示平台,充分挖掘我市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的融合,开发出一系列投入商业市场销售的文创产品。

(六)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传播手段日臻多元

十三五”以来,我市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覆盖接收。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术覆盖方式,持续增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能力。各项重点工作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稳步推进;新建17个乡镇无线发射台站,发放户户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19986套,可覆盖约23万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96.9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达99.18%

1新型主流媒体作用进一步巩固近年来,坚持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创作编排了一些富有柳州特色、弘扬柳州精神、凝聚柳州力量的节目。2016年至今,广播电视机构新增群众需要的服务性广播节目14 个(1029早晨报、直播柳州、乐淘柳州、非同小可等栏目),电视类节目7个(《法治柳州》《淘最柳州》《健康柳州》《惠生活》《直通县区》《侗族新闻联播》等栏目),精心策划“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实业兴市 开放强柳 腾跃发展”、精准脱贫等专栏,选题聚焦热点、关注民生,涵盖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重大项目、活动,围绕中国梦,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我市广播新闻在中央台播出60余条,在广西台播出1150余条;电视新闻在中央台播出130余条,在广西台播出1400余条。同时,紧跟新兴媒体发展趋势,把新媒体打造成节目创新创优的增长点,不断推动节目制作向现代化、标准化跃升,媒体融合取得新突破。市广播电视台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搭建“中央厨房”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柳州》APP下载用户数突破95万,接连获得两项区级大奖,成为全区媒体融合发展的范例。

2、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无线覆盖发射台站工程进展顺利。“十三五”以来广播电视传输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建广播电视节目乡镇无线发射台站17个,覆盖人口约15万。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广播电视节目乡镇无线发射台站65个(包括2018年在建的5个),根据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统一部署,我市再建3-5个乡镇无线发射台站就可全面完成此项工程。

3、“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工程启动实施。根据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统一部署,我市2018年初已完成融水、融安、三江共47个示范点的应急广播系统安装。2018年年底前计划做好融水、三江县共330个行政村的应急广播系统安装工作,目前第一批149套设备已到货并开始发放安装。其余的县及城区的行政村需等上级统一部署实施。

4、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全面提升

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与上海科江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搭建柳州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系统平台。该平台软件采用B/S模式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同时对广播、模拟电视、数字电视信号射频指标测量、数字电视码流分析、内容实时监看和节目异态报警显示;同时实现对广播、模拟电视、数字电视信号的综合分析、异态报警信息分析、内容监测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对我市柳州新闻广播、柳州交通广播、柳州乡村广播3套广播和柳州新闻频道、柳州公共频道、柳州科教频道3个频道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含载波、音频、图像等各项安全播出工作技术指标,同时对播出内容进行抽样监测,确保播出内容导向正确和对虚假广告的及时发现。

(七)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 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工作,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系统原12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移交市行政审批局集中办理,依法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及时制定事中事后监管制17项。

二是实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动态管理。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保留行政权力项204(行政处罚162项、行政强制1项、行政检查10项、行政确认4项、行政奖励2项、其他权力25项)保留责任事项1512(行政处罚1296项、行政强制7项、行政检查50项、行政确认16项、行政奖励10项、其他权力133,全面完成权力运行流程的编制,并向社会公布。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依托本局门户网站广西企业基础信息及信用交换平台、国家社会信用信息系统(信用柳州)平台7个工作日内及时公示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70多份,利用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公示网吧公示黑名单1家。全面梳理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8。建立实行统一市场监管,推进公平准入,维护市场的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打造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2.全面推进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转型升级

我市坚持以“改变上网服务场所环境”和“鼓励多元化经营”为基本点,通过指导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经营者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升级硬件配置、创新经营模式、学习科学管理等方式,扎实推动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工作。“十三五”期间,完成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转型升级试点36家,为上网服务行业重新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整个行业保持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提供了有力保障。

3.加强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

我市狠抓业务学习培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执法培训班,执法队伍内部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培训,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每月开展至少一次全员业务学习培训,内容涵盖执法实务以案施训、案卷制作等各种执法技能。组织执法人员前往其他地市学习市场监管和执法办案先进经验。每年定期举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与“扫黄打非”业务培训班,邀请相关业务专家给各县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扫黄打非”办公室及市、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负责人、分管领导、业务骨干全面讲解新闻出版领域和广电执法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执法业务技能知识线上线下培训,通过交叉检查、案卷评查、以案师训、线上统一培训考试等方式,确保每一个执法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执法业务技能,打造高素质的柳州市文化市场管理执法队伍。此外,根据文化部的部署,按照文化厅要求,我市先后与辽宁省葫芦岛市、朝阳市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对口交流协作活动,通过现场培训、驻场学习、以案施训、实地考察等形式,增强两地对口交流协作工作成效,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

  1. 建立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

十三五”期间,加强版权监管,努力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巩固软件正版化成果等一系列工作。

完善版权行政管理体系

一是持续开展“剑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截至目前共查办盗版侵权案件23起,其中网络侵权案12起。

二是多次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鱼峰区人民法院、市检察院、鱼峰区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公安局鱼峰分局经侦大队开展网络侵权案件案情分析会,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研讨应对我市网络侵权的防范措施。

三是积极配合教育局开展教材、教辅专项检查,对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及职校开学进校书刊教材、教辅进行检查。

四是在纪念“3·5”学雷锋活动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及“4·26”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知识产权宣传周开展版权保护宣传活动,通过发放版权保护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向市民讲解出版物正版、盗版的鉴别方法以及版权维权的法律、法规等知识进一步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增强人们对版权保护的意识,维护消费者权益。

巩固软件正版化工作成果

一是把政府机关软件采购资金管理使用和软件资产管理情况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并将审计内容于年底报送至市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是召开本市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更好地部署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将政府部门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三是督促各机关单位建立适合本单位正版软件管理办法,对软件的配置、使用、维护、台账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形成软件正版化工作长效机制。

四是通过查看台账、听取汇报、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各县区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重点检查了推进软件正版化计划制定情况,软件采购资金安排到位情况、软件正版化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情况等。通过督查考核评议,各县(区)政府机关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有力,材料比较齐全。

5加强文化法治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包括文物保法、非物文化遗产法、著作法、电影促进法、网络安全法等一系列文化法律法规,维护文化安全;在市人大、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立足文化发展实际,以国家上位法为依据,以文物保护和文化市场管理等为重点,积极推进文化立法工作。目前柳州市出台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201781日起正式实施)虽不是专门的文化立法,但将文物古迹人文资源保护纳入了条例,对莲花山的文化保护提供了法律支撑推动柳州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措施》已经市政府常委会通过,即将发布实施。按照柳州市立法计划,现已将《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纳入“十三五”立法规划,并对《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立法可行性开展调研。

(八)对外文化及交流合作活动丰富

1利用重大活动推介柳州文化

利用“三月三”重要节庆活动,加强文化艺术对外流。作为广西壮族“壮族三月三”的品牌惠民活动,中国•柳州“鱼峰歌圩”山歌邀请赛,从2016至今山歌邀请赛邀请了14个国家和地区30多名乡村歌手和有来自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澳门、台湾两个地区的43家单位(文艺团体)的383名歌手来柳州展演。

2016年在“三月三”期间,我市成功举办2016中国(柳州)演出交易会暨中国文化产品国际营销年会。国内近30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外500多家文化单位、演出商和经纪机构代表近2000人参加会议

举办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城市文艺展演、少数民族风情艺术展和城市美术作品联展

20164月举办了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城市舞台艺术联合展演。该展演由我局倡议发起,邀请“两带”16个城市选派优秀剧(节)目来柳公益展演,共举办了13场演出,演职员达700多人,惠及观众6.8万人次10月我举办“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舞台艺术联合展演”摄影图片展“美丽南方 共画发展” 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城市美术作品联展,向广东省、贵州省和我区16个城市发出邀请。展示了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舞台艺术精品节目,体现柳州文化软实力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为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促进'两带"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柳州美誉度起到积极作用。

积极参加博览会,介柳州特色文化

加大本土特色文化国外推介力度,利用国际性、全国性的文化展会和交易会等平台,积极推介柳州特色文化。

应自治区文化厅要求,受邀赴深圳20172018柳州市参加第十三、十四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我局组织柳州市博物馆、柳州桂饼博物馆等相关单位参加展会,柳州分别以文创产品“龙壁柳砚”和柳州市博物馆、柳州桂饼博物馆两家企业共计70件展品参展,深得参观的中外观众喜爱并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2017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进行,柳州市文新广局积极组织我市14家文化企业25个文化产业项目参展。

充分利用柳州“非遗”、博物馆等文化资源,拓展对外文化交流范围和内容

2017年我市侗族和苗族刺绣非遗传承人代表广西出席文化部主办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活动,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配合国家、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外交大局,我局积极开展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做好胡志明旧居、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抗日斗争活动陈列馆、柳州工业博物馆、柳州市博物馆等对外陈列展览和交流,每年接待韩国、越南等国的文化参访团近万人次。

2推动文化精品“走出去”

推动柳州文化艺术精品走出国门,提升柳州文化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市文化系统组织实施和参与了国家、区、市派遣的各项对外文化交流演出活动32场,其中2016年舞蹈诗《侗》在新加坡演出2018年《侗》《白莲》《八桂大歌》等品牌剧目赴不丹、印度、科威特、突尼斯、柬埔寨开展系列演出活动,得到了新加坡总统、不丹王储、柬埔寨王国政府首相洪森亲王和夫人文拉尼当地政要我国驻大使、总领事领导的高度赞扬。

多部剧目赴国内交流演出

2016年至今我市多部剧目对外交流演出共计199场次,观众近20万人次。其中20181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文化柳州二十年》柳州优秀剧目联展活动4月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柳州文化艺术周”活动;民族歌舞剧(2017版)《白莲》、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以及舞蹈诗《侗》精品剧目在北京、天津、沈阳等2665市完成巡演136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弦舞蜻蜓》从2016年至今,已在广西、广东、浙江三省演出达42现代彩调剧《空村》在北京、上海、昆明、玉溪、重庆、遵义等城市开展巡演12

举办美术展览

20168月在北京长安街旁的民族文化宫举办了柳州三江农民画展。201711举办了定西美术馆举办《“丝绸之路侗乡情”柳州、定西两地艺术交流展(定西站)》

成功举办第二届届柳州市艺术作品双年展共征集成人美术书法篆刻作品和青少年美术书法作品各三千多件,分别评选出成人、青少年获奖作品各200件并展出。

3拓展民间交流合作

在“十三五”期间,通过“中外优秀剧目月月演”“美丽南方 共画发展” 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城市美术作品联展南彩北韵•探索融合——庆祝柳州画院建院30周年中国水彩名家广西采风写生活动暨学术邀请展“翰墨秋韵”2016年中国画名家八人邀请展等活动,引进国内外文化名家(剧团)来柳演出(举办展览)加强了文化交流,让市民“足不出柳-览遍世界精彩艺术”,使城市低收入人群也能充分感受精品艺术的魅力,助推了柳州文化发展依靠“中外优秀剧目月月演”不断深化国际演出交流合作,先后引进来自乌克兰、捷克、美国、意大利、波兰、英国等32个国家72个国外剧目外国演职人员共计约898来柳演出交流。也让全世界的艺术家们更深刻的了解柳州,增强了城市对传外宣利用市艺术剧院在开展全国巡演期间,北京、天津、沈阳等2665剧场摆放有广西特色的宣传品、柳州全景图、播放柳州城市宣传片等一系列宣传手段将广西和柳州的城市风光、民族文化推向全国。2018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第六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声乐、舞蹈类比赛及汇报演出在柳州举办,全区各地151个声乐舞蹈作品、近2500名演职人员汇聚柳州展开角逐现场观演人数近万人

(九)开展文化扶贫行动效果明显

1.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权益。

基层文化设施重点覆盖贫困地区,兼顾全面。根据脱贫认定标准“有电视看”、“有文化设施”的要求,全市313个贫困村其中35个深度贫困村农家书屋实现乡镇全覆盖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目前除融安县4个村外其余都已完成,覆盖率达98.7%,以“振兴乡村三年提升计划”为契机,我市大力扶持三江、融水、融安等贫困县申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三个县的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提升改扩建项目均已进入发改委项目库。

打造公共文化惠民活动品牌体系,推动文化与旅游结合。各县区地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涌现并影响广泛,如柳城县“百村百戏”、鹿寨县“田野欢歌”、融安县“月月比”、 融水县“芦笙斗马节”、三江县“侗族多耶节”、柳北区“北雀欢歌”、城中区“欢乐城中”、鱼峰区“立鱼欢歌”、柳南区“文化基层欢乐行”、柳江区“文化行”等。各类品牌惠民活动推动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活动覆盖面,给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文化生活。把文化惠民活动与民族节庆结合,引导贫困地区将文化活动打造成为特色旅游项目。

2.实施贫困地区非遗传承扶贫工程。

2017年在三江举办柳州市传统工艺(刺绣)技能大赛,涵盖侗、苗、瑶等多个民族的220名刺绣能手参加刺绣成品和现场刺绣比赛,促进了手工艺者居家就业实现增收,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新华社、搜狐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积极选送我市各县区的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学徒、从业者、爱好者共计60人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8年在融水县举办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少数民族绣娘实用美术)培训班,来自融水、三江、融安的苗、瑶、侗、壮的少数民族绣娘共70余人参加,通过三天的培训,绣娘们都收获满满。在三江县举办了“三区”文化人才专项培训计划三江县文化能人培训班,139位各级传承人参加培训。在融水县还举办了非遗民族服饰走秀大赛,多彩的服饰集中展示了民族的历史,也展示了传统的手工技艺。鹿寨县、柳城县、融水县均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开展传统手工技艺现场展示展销活动。

充分利用新媒体“在柳州”App平台,推出柳州“龙城匠心·我的非遗故事”主题网络展播活动,截至目前对融水李伊园、梁桂秋、贾茜萍,三江杨求诗、韦凤仙等传承人的首屏进行了专题报道。

  1. 推进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扶贫。

加强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利用,推进非遗企业及传承人(团体)进行技能提升和产业发展,非遗项目服务民生实现增收的成效日益显著三江县同乐乡共培育侗族刺绣市级以上传承人5人,每人每年可获得2000-4000元补助,建设侗族刺绣保护平台2个,为当地绣娘们提供了开展培训、传承技艺、展示作品的文化场所,同乐乡年均销售刺绣产品两万件,年均产值500万元以上,带动农民增收200万元以上,其中带动贫困户88352人增收50余万元;三江农民画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竹韵香溪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有限公司)月收入2万元以上,带动农民画师10余人,每人月收入高达5000余元;苗族织锦、苗族刺绣(彩云苗艺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致力于开发苗族文化非遗文创产品,年销售额300万元,有60名农户向基地长期供货,每人每月可获得2000元左右的额外收入。

4.加强贫困地区文化人才培养。

开展基层文化培训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文化的智力支持。出台《2018年柳州市农村文艺能人专项培训方案》。结合“公共文化空中大课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项目,拟组织培训贫困地区农村文艺能人100名,旨在传承发展提升贫困地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

(十)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经过几年的培育,全市业余文艺骨干队伍日益壮大,文化事业单位编制1208个,大部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配备至少2名编制负责文化工作;全市业余群众文化活动团队增长到2000余个,人数近6万人,成为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生力军。柳州的专业院团还打造了一支流动队伍,长期活跃在基层文化生活一线,以“想唱你就来”为主题,走村入屯进企业,倍受群众欢迎和青睐。

文化志愿队伍从无到有。建成文化志愿者柳州分中心1个、市级支中心3个、县级支中心12个、文化志愿者服务站20个,文化志愿者发展到1.8万人。结合赛事、演出等活动,聘请文化志愿者对文艺团体开展各类公益辅导和培训。柳州志愿者代表队还曾两次参加“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并参与2017年央视CCTV3《群英汇》柳州专项录制,展示柳州文化志愿者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存在问题

1为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制有待深化细化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对网络文化的监管,目前手段单一且被动。

2深化化体制机制改革有待加强,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一些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特别是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目前停滞。根据2018523日市文教卫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会议和61日市委深改组第六次会议精神,确定市文化市场执法机构在市支队基础上设立城区大队,614日根据市委编办的通知,按照(柳编办通201821)文件要求,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被暂停、冻结,所以日前进一步深化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暂停。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一是投入水平低,目前人均文化与传媒财政支出只有157,与人均200元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基层农村文化设施还比较落后,乡村文化设施达标率不高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只有84.5%,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较低三是开展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目前只有鹿寨县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试点县,将把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市,全面完成总分馆制建设工作对北面三个贫困县压力较大。

4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对不高,虽然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但产业集约化程度还不够高,龙头企业数量较少,缺少知名品牌,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够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不高,离占比5%的目标差距较大

5绝大多数文物保护项目属于公益项目,依赖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因地方财力有限,受资金限制等因素,只有少部分项目顺利推进和完成,其余项目虽都在积极推进当中,但争取项目经费落实困难较大。

6有线电视村村通联网工程财政资金无法落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62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的实施意见》(桂政办发〔201756号)等文件精神及市领导指示,《柳州市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已三次征求19个相关责任部门意见,但财政资金落实困难,无法形成审议稿提交市政府审议并组织实施

、规划后期实施建议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整体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较好,基本提前完成或按时抓紧推进。根据当前发展形势,为保障规划目标顺利实施,建议:

1.高度重视做好机构改革工作。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等中央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改革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文化改革目标和方向;深入调研,全面梳理文化部门机构职能,优化各类设置,提前预判改革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改革中相关职能调整不到位、不全面。

2.加大文化事业和产业改革发展资金保障。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协调力度,支持保障文化事业和产业改革发展资金链接顺畅,按照先急后缓,滚动发展,保障重点的原则,做到科学调度,统筹安排,狠抓质量和进度,确保文化事业和产业改革发展规划中的各项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中长期规划

柳州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来源: 柳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   发布日期: 2018-08-30 19:15   


柳州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柳州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十五”改革发展规划》作为“十三五”期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加强对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专项规划,是政府安排、指导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与改革、安排文化点项目布局的重要依据。根据《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柳政办〔2018109号)要求,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决策部署,实事求是,对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十五”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等,市文新广局狠抓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和重大项目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评价

柳州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十五”发展规划》实施以来,按照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广西文化强市和西部地区重要文化中心为总目标,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为目的,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柳州民族文化深厚底蕴优势为重点,历史文化传承、文化事业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工作稳步推进,文化发展各项主要指标全区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目前文化事业产业的完成情况及后两年的发展预测,我们认为《柳州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十五”发展规划》目标体系的确定,总体上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是可实现的。201620172018年上半年的发展情况是稳定的,正常的,为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在各项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需要在后的发展过程中,及时调整、改进,从而确保“十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

1.理论武装和理论宣传进一步强化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坚定信念、正本清源、释疑解惑的教科书和“金钥匙”,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严格按照市委工作部署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要求,严密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专题教育和学习讨论。采用“行动学习法”、“座谈讨论法”、“心得交流法”等创新形式,更好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习成效。充分利用文化阵地、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开展宣传,努力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实里做、向深处走,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切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为推进“三大建设”营造“三大生态”,实现“率先建成”和“打造龙头”双目标,为奋力开创新时代柳州文化繁荣兴盛新局面、谱写新时代柳州改革发展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

依托基层文化设施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势,开展有内涵有主题的学习活动。组织开展“吟十九大精神神州辉煌·诵天地龙城新春华章”诗文朗诵会、“党员聊时政,共筑中国梦”主题分享会、“小雅开讲——迎十九大”中国好书专题讲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活动二是化场馆结合优势特点,开展有特点有深度的文艺活动。举办古籍保护成果巡展、年俗文化展览、地方文献征集成果展等优秀传统文化展览以柳江文化带的文化场馆为传播地,抓好迎新晚会、元宵晚会、五一晚会、六一街舞晚会、知青晚会“迎七一、颂党情”诗文朗诵等“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演出活动。三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讲座。如柳州文庙开设“道德讲堂”“国学名人堂”“柳州文庙大讲堂”三大专题讲座,定期邀请市内外专家学者和知名教师围绕仁爱、感恩、礼仪、修身、和谐、诚信等为主题传授经典国学知识四是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文化场馆,感受正能量熏陶。柳州市11个文化馆(含县区)、11公共图书馆(含县区)、86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美术馆、24家电影院、58家博物馆(陈列馆)(含县区)利用地理特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年开展上千场文化活动,高效传播社会正能量,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效果明显。

一是利用我市各大文化阵地做平台,积极开展各项学习宣传活动。全市各文化场馆用LED、海报、投影等方式刊登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及图片。二是通过开设报道专栏的形式,对“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柳州新闻》、《新播报》等栏目开设 “十九大代表风采”“首屏人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喜迎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等专栏。通过挖掘和报道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和精神内涵,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学习,让信仰道德、传承道德、践行道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卓有成效。

以媒体为渠道、宣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电影,部署各城区每学期为每个中小学播放2场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播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电视新闻稿件广播如《龙城星火故事汇》《少年说,中国梦!》《喜迎十九大,争当小先锋》等系列内容,传递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引导和培养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积极播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广告二是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文化阵地,积极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市博物馆、市工业博物馆、市群艺馆等各相关单位每年以活动为依托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继续加强共建与博物馆未成年人志愿者工作,持续开展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群”“博物馆走入校园”系列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六”亲子活动、小小讲解员培训班、为未成年人免费参观讲解等活动。三是设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服务机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模范学习。市图书馆设立了专门针对未成年人读者的服务部门,实现全面免费开放,周末及国家法定节假日无休。仔细甄选采购符合未成年人心理发展规律的优秀书刊,定期推送优秀新书,为每一个到馆读者提供细致周到的文献服务,年均接待未成年读者20余万人次。开展特色活动如开展“小小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主题阅读分享课、手工绘本DIY”活动每年开展20余场。普及传统书画、经典歌舞、非遗知识。市群众艺术馆每年组织“群文走基层”、“非遗学堂”等各类活动。将传统书画、经典歌舞、非遗知识带入校园。暑假举办各类针对未成年人的夏令营、培训班,丰富广大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

4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逐步深入。

以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群众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为平台,稳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目前柳州市文新广系统8个窗口单位有8支志愿服务队伍,文化窗口单位全年服务人数700万人。

(二)精准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1开展“美丽南方”系列文艺精品创作成效明显

2016年以来以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契机,打造“美丽南方”品牌,推动柳州文化艺术创新发展。持续提升打磨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舞蹈诗《侗》节目,整台演出趋于完美完成民族歌舞剧《白莲》2017复排工作并成功完成首演;筹备组建柳州市艺委会。同时坚持打造已在形成了新亮点的“造星系列原创晚会”推出了《每月一诵》系列诗文朗诵晚会、柳州本土原创的现代舞专场《朝着梦想活着》《莹润阳光》陈莹个人演唱音乐会等一批打造了柳州本地的明星晚会。培育了李心军、陈莹、梁星明等一批在区内有影响的各艺术门类的领军人。

2开展民族艺术精品创作彰显柳州特色

截至目前,积极组织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采集了丰富的民族题材、民风民俗等创作素材加大创作力度组织创作大型剧目《柳州姑娘》等作品4《全家福》等小戏、小品29部,《龙城赞歌》等音乐作品38个,舞蹈作品《苗族银落》《苗妹苗妹》等作品18器乐作品《柳江新韵》《壮乡春来早》《壮乡欢歌》等作品6创作书画精品力作160多幅等一批具有鲜明桂风壮韵特点的艺术精品县区两级文艺团体、文化馆创作研究单位创排晚会16台,提升打磨文化旅游实景演出 《坐夜》县区每年组织艺术表演团队演出260多场,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每年演出280场以上。

3文艺理论研究不断加强

目前我市共有《《沟通协调在舞台监督管理中的价值分析》、《舞台监督如何实现艺术思维与管理思维的统一》等6篇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评论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4节庆品牌文化内涵不断提升

我市在元旦、春节、元宵壮族歌节“三月三”等重大节日期间,充分利用东门戏台、刘三姐大舞台等公益性演出平台,采取歌舞晚会、戏曲晚会、音乐晚会合唱音乐会等舞台样式,开展了演出活动近百余场

中国•柳州“鱼峰歌圩”山歌邀请赛,从2016至今山歌邀请赛邀请了14个国家和地区30多名乡村歌手和有来自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澳门、台湾两个地区的43家单位(文艺团体)的383名歌手来柳州展演。通过赛事积极建立和营造了有利于加强全国山歌音乐研究和交流的环境,展示了山歌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鱼峰歌圩”文化品牌,促进区域性文化旅游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不断完善

十三五”以来,公共文化服务持续优化人均文化与传媒财政支出157元;每万人口拥有“三馆一站”公用房屋建筑面积906平方米;2017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0.5%,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3.3%;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84.5%

1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机制。

为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和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牵头拟定《柳州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办法》,现已完成两次征求意见,市政府审定。

二是推进公共文化机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1)建立柳州博联机制提升博物馆内部管理与对外发展

201512月,柳州市58家博物馆在会员大会上通过《柳州博联章程》,正式成立“柳州市博物馆理事会联合会”(简称“柳州博联”)。柳州市结合博物馆群实际,开展以博物馆群大理事会为特色的建设探索,逐渐形成以柳州博联机制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新模式,极大提升了全市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在全国具有首创性。

2)以鱼峰区图书馆为试点,开展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鱼峰区图书馆作为自治区级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单位出台了《鱼峰区图书馆理事会章程》,建立了以理事会、管理层为构架的法人治理模式试点工作完成后,我们将把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三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柳办发〔201634号),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供依据。每年下发指导意见,指导各县区逐年落实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确保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管理、运行规范有序

四是深化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

优化供给体系全市建成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86个,实现乡镇全覆盖。1083个农家书屋、256个社区书屋、15个连队书屋,以全覆盖的方式构建城乡一体化阅读服务体系。全市共935个行政村,有790个村建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4.5%2017年鹿寨县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试点县,预计201810月完成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完成后,我们将把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市,全面开展总分馆制建设工作。在“十三五”期,以评估定级为契机,柳州市“两馆”建设提档升级,投资13.2亿元面积16.5万平方米柳东文化广场(内含3万平方米的市群众艺术馆);投资9.4亿元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的柳州市图书馆新馆项目设计方案已确定

富供给内容,增进有效供给。持续打造“柳江之夏”“龙城金秋”“农民文化艺术节”、“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书香龙城•文化柳州”“文庙天天学”免费电影放映等群众文化品牌,构建了以“中外优秀剧目月月演”“刘三姐大舞台周周演”“东门戏台周末邀您看大戏”“水上大舞台天天演”“想唱你就来—卡拉OK走村入屯进企业大家唱”等为主的惠民体系。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为契机,2017年我市创新首倡确定523日为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日,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群众文化指导处领导出席本次活动,并得到自治区文化厅领导的高度评价。

改进供给方式。积极开展公共电子阅览室技术平台建设工作,建立先进实用、安全可靠、开放互联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技术平台,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市、县、乡(镇)三级节点100%覆盖。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市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立独立的网站,搭建微信平台,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市图书馆与新华书店联合开展“你点书.我买单”活动,每月在公共在线查询系统中推出一期新华书店有限公司购书中心最新现货书目,读者可从中选书,市图书馆购买图书并纳入馆藏,供读者借阅。截至目前,荐购活动已开展14期,读者采选并纳入馆藏图书10561575

实施开放供给。一是运用多重手段,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以奖代补”,重点扶持发展前景好、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团体。每年向财政申请10万元全民阅读活动专项经费,拨付部分经费重点扶持五月花书吧、我们书吧、月亮船书吧等社会团体,利用其影响力将阅读推广活动进一步全面铺开。2017年至今已开展500多场,受众1.9万人次。每年向财政申请10万元,重点扶持文苑桂彩剧团、红舞鞋艺术团、柳州市群众艺术馆馆办民乐团等有突出特色的文艺团体,提高我市群众文艺创作表演水平。其中文苑桂彩剧团被评为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红舞鞋艺术团、柳州市群众艺术馆馆办民乐团多次参加“八桂群星奖”、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等比赛并获多项大奖。二是引入专家学者,为我市文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柳州市图书馆聘请孙代文、王培堃、陈铁生、沈培光四位专家学者为第一批智库成员。通过将专家学者等社会力量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让其发挥专业知识优势,推动柳州市文化事业发展。

增强“短板”供给。推进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老工业城区特殊人群提供公共文化均等化服务的探索与实践”创建,在柳南区打造了12个示范点,有侧重地为老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人群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年均服务2万余人次深入实施“社会电影公益放映工程”,每年为城区放映公益电影540场,为中小学放映爱国主义教育电影792场,观众年均15万余人次。每月为行政村放映至少1场电影,全年放映11220场。

五是全面实施“书香龙城·文化柳州”全民阅读工程。

书香龙城”全民阅读常态化实施,每年开展阅读推广、知识讲座、读者交流等活动10002016年以来送书下乡超8万册成功举办2018年全国“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来自全国1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闻出版部门、出版社、媒体齐聚柳州,共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在广大农村深入开展,助推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项目,2016至今为全市农家书屋更新出版物近26万册。

六是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是“柳州市城市档案中心”项目进展顺利,县区档案馆新馆建设稳步推进,其中柳城县新馆预计9月开馆。二是加快档案数字化资源建设,20186月底市档案馆完成馆藏传统档案数字化570万页,覆盖全部馆藏的40%,照片档案数字化1.9万张;柳州市档案数据公开查询平台通过验收;字化五县五城区档案数字化均已启动。三是柳州市知青档案专题全文数据库全面上线。柳州市档案馆现有3多名知青的名册档案,市民只需通过姓名检索,就可以查阅到自己所需要的电子档案信息,不再需要调阅传统的纸质档案,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查询模式为柳州知青的落实政策、解决待遇、养老退休等工作生活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基础进一步夯实

十三五”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传承人体系,构建良好的梯度配备。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通过举办大赛、搭建校企平台、扶持基地建设等举措,多维度振兴传统工艺。文物保护项目55个项目,其中11个项目已完成,16各项目正在推进当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

1.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为促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切实有效发展,结合我市工作实际,2017年制定和印发了《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平台管理暂行办法》、《柳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团体)年度考核暂行办法》、《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柳州市年度十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团体评选暂行办法》等四个关于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保护单位、工作平台、保护资金的暂行办法,使柳州非遗工作更有据可循,更具有操作性。

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和传承人体系,加强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工作。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自治区级非遗项目67个,市级非遗项目151个,县级非遗项目290个。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83人,市级非遗传承人165人,县级非遗传承人266人。2016年在全区率先认定19个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2017年对全市各级传承人以及传承团体进行考核评优,通过考核的传承人和取得十佳称号的传承团体获得年度传习补助经费。推进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2017年选送我市各县区的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学徒、从业者、爱好者共计50人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加强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保护利用设施”、“三江侗族大歌展示馆”等重点项目建设。2016年共有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被评为第五批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平台,2017共有1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被评为第六批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平台,数量位列全区前列

3.振兴特色传统工艺。

振兴特色传统工艺,2017年举办了柳州市“巧手锦绣 独具匠心”传统工艺(刺绣)技能大赛,有200多名全市各民族的绣娘参加了比赛,大赛促进了手工艺者居家就业实现增收,得到了新华网、中新社等多家国家级媒体报到。长期扶持和培育的侗族刺绣、苗族刺绣传承人同时也是我市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基地和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负责人韦清花和李伊园两人应邀出席文化部主办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活动,于2017127日在英国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亲切接见。指导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利用,帮助非遗企业及传承人进行技能提升和产业发展,联系指导柳城县云片糕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户(柳城县凤山镇顺兴食品厂)与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食品工艺系和艺术与设计系在食品安全、工艺改良和产品包装上实现校企合作。

4.统筹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和创建工作。

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加强实地考察、资料收集整理,统筹推进自治区级苗族文化(融水)、侗族文化(三江)生态保护区的申报和创建工作。

5.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广机制。

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广,加大对我市壮侗苗瑶等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宣传。运用我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平台,进行“我的非遗故事”主题和非遗公益宣传片展播。充分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开展非遗系列宣传活动,集中展示最具柳州市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的展示平台。为广大市民呈现了“非遗演艺场”非遗展演,“非遗技艺坊”传统手工艺,“非遗风味街”品尝柳州味道,“柳州非遗学堂”学习体验等形式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

6.白莲洞考古遗址公园(二期)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白莲洞考古遗址公园一期项目中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综合陈列楼正在建设中,洞穴展示区已完成提升改造。洞穴展示区已完成景观灯光提升,电路改造,步道改造,护栏改造等工程。一期建设工作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综合陈列楼于201712月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及两大基本陈列布展工作,拟于2018年底正式对外开放。

对柳江人遗址进行编制国保规划方案及上报工作,完成了柳江人遗址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柳江人遗址平台维修及环境整治项目:修建遗址上山步道及遗址参观平台、护栏与生态停车场,设置柳江人大型复原像,在底座雕刻阐述柳江人的发现、研究过程及其在人类起源中的学术地位;完成对“柳江人”洞口区域环境整治,在重点保护区域恢复原始生态环境,以植被烘托遗址氛围。

7.稳步进行柳州抗战文化纪念园项目的建设实现了柳州旧机场营房(A区)的环境治理、拆迁、道路建设、水电以及园区美化的工作,并实现了园区局部开放,博物馆的建设稳步进行中。

(五)新型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稳步推进

“十三五以来,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创业、创造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重点,文化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集群发展初见规模,与科技、设计等形成融合发展态势逐步推进文化产业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发展2016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48.57亿元,占全市GDP1.96%

1.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十三五以来,累计推进文化产业重大项目19项,其中20186月份军舰基础设计及主馆施工图设计也已完成,累计完成投资215万元;文化旅游科技体验园(华侨城)已于2017年开园;柳空文化创意产业园(东方梦工场)项目已最终确定文旅集团为项目业主,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金绿洲星光大道项目整体土建改造、整体装修基本完工,横店影城、沃尔玛超市已于2017年相继开业,大道剧院施工工作已接近收尾;东盟国际龙城府文化休旅世界项目的土地征收工作已完成,目前项目的环评、规划修规、土地转性、建筑规划方案编制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绪,预计可在2018年内动工建设

  1. 电影行业放映技术升级,票房飙升。

2016年全市影院18座、银幕100张、全年票房收入1.2389亿元,同比增长33.4%2017年全市影院19座、银幕103张、全年票房收入1.4396亿元,同比增长16.2%20181-8月全市影院24座、票房收入1.1167亿元,特别是2018年我市春节档6天票房累计高达1640多万元,较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1297多万元,增幅达477.8%。创下我市春节档电影票房增幅历史之最。

3.加快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积极探索非遗资源产业化,如融水苗族银饰获得了向明理德(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高度关注,现已进入项目策划阶段;二是做好现有文化产业项目的提升,如我们积极帮助锦桂楼糕点、螺蛳粉产业附加文化属性,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利用我市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开发设计文创产品,如市博物馆新开发的“三江鼓楼木质拼图”就获得了柳州市2016年首届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一等奖;四是重视培养互联网、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如柳州市冰冻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D物理解谜手机游戏《须弥·域》,融合大量柳州特色文化元素,已登陆国内外各大APP平台获得好评。

4.加快推进文化创意集聚区建设。

“十三五”以来,我局将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承接的重要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招商引资成效。一是做好“石尚1966”文化艺术园区、柳柴奇石园等老园区的提档升级工作,通过与其合作举办柳州首届文创产品大赛等活动,为其增加人气,提高知名度,吸引企业入园;二是做好23°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东盟绿色印刷产业园(柳州园区)、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园等新建或在建园区的服务工作,通过联系市领导实地调研、申报自治区级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的方式,为园区建设排忧解难;三是做好柳空文化创意产业园(东方梦工场)、文化艺术创业园(造漆厂老厂房)等规划园区的策划设计工作,为将来柳州市文化产业新地标打下坚实基础。

5.推进扶持政策出台,制定双创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经市委深改组、市政府审批,由市政府印发了《柳州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柳政规〔201728号),鼓励扶持柳州文化产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文化产业引导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柳州市文化产业引导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晢行办法》。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柳州市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柳政办[2017]125)精神,研究制定《柳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开展2017年度“两创”工作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的通知》《柳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开展2017年度“两创”文创产业跨界合作与融合发展项目的通知》,鼓励扶持我市文化产业创业创新。

四是加强理论研究,完成了《柳州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文化为魂,旅游为形,侗乡坐妹打造文旅融合典范--三江鸟巢·坐妹项目工作案例》等调研材料。

6.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和工作载体,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积极培育我市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文化企业,不断增强文化新业态核心竞争力。柳州英腾软件公司的“数字复合采编一体化出版云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促进广西民族特色医药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教育的融合发展,该公司2016111日成功在 “新三板”挂牌上市。冰冻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手机游戏《须弥•域》已登录国内外各大平台获得好评,并紧跟市场的潮流,进VR(虚拟现实)游戏市场获得了首届IMGA中国颁发的最佳独立游戏奖。是全国首个获得此奖项的游戏,也是广西唯一一个获得此奖项的企业。20184月,广西英腾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版权优秀单位称号

二是推动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融合。主办柳州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实地深入学校、企业,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和单位进行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创作。通过该比赛,提供文化创意产品交流展示平台,充分挖掘我市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的融合,开发出一系列投入商业市场销售的文创产品。

(六)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传播手段日臻多元

十三五”以来,我市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覆盖接收。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术覆盖方式,持续增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能力。各项重点工作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稳步推进;新建17个乡镇无线发射台站,发放户户通直播卫星接收设备19986套,可覆盖约23万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96.9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达99.18%

1新型主流媒体作用进一步巩固近年来,坚持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创作编排了一些富有柳州特色、弘扬柳州精神、凝聚柳州力量的节目。2016年至今,广播电视机构新增群众需要的服务性广播节目14 个(1029早晨报、直播柳州、乐淘柳州、非同小可等栏目),电视类节目7个(《法治柳州》《淘最柳州》《健康柳州》《惠生活》《直通县区》《侗族新闻联播》等栏目),精心策划“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实业兴市 开放强柳 腾跃发展”、精准脱贫等专栏,选题聚焦热点、关注民生,涵盖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重大项目、活动,围绕中国梦,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我市广播新闻在中央台播出60余条,在广西台播出1150余条;电视新闻在中央台播出130余条,在广西台播出1400余条。同时,紧跟新兴媒体发展趋势,把新媒体打造成节目创新创优的增长点,不断推动节目制作向现代化、标准化跃升,媒体融合取得新突破。市广播电视台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搭建“中央厨房”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柳州》APP下载用户数突破95万,接连获得两项区级大奖,成为全区媒体融合发展的范例。

2、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无线覆盖发射台站工程进展顺利。“十三五”以来广播电视传输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建广播电视节目乡镇无线发射台站17个,覆盖人口约15万。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广播电视节目乡镇无线发射台站65个(包括2018年在建的5个),根据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统一部署,我市再建3-5个乡镇无线发射台站就可全面完成此项工程。

3、“村村响”应急广播系统工程启动实施。根据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统一部署,我市2018年初已完成融水、融安、三江共47个示范点的应急广播系统安装。2018年年底前计划做好融水、三江县共330个行政村的应急广播系统安装工作,目前第一批149套设备已到货并开始发放安装。其余的县及城区的行政村需等上级统一部署实施。

4、广播电视监测技术全面提升

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与上海科江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搭建柳州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测系统平台。该平台软件采用B/S模式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同时对广播、模拟电视、数字电视信号射频指标测量、数字电视码流分析、内容实时监看和节目异态报警显示;同时实现对广播、模拟电视、数字电视信号的综合分析、异态报警信息分析、内容监测数据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对我市柳州新闻广播、柳州交通广播、柳州乡村广播3套广播和柳州新闻频道、柳州公共频道、柳州科教频道3个频道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含载波、音频、图像等各项安全播出工作技术指标,同时对播出内容进行抽样监测,确保播出内容导向正确和对虚假广告的及时发现。

(七)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1. 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工作,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系统原12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移交市行政审批局集中办理,依法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及时制定事中事后监管制17项。

二是实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动态管理。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保留行政权力项204(行政处罚162项、行政强制1项、行政检查10项、行政确认4项、行政奖励2项、其他权力25项)保留责任事项1512(行政处罚1296项、行政强制7项、行政检查50项、行政确认16项、行政奖励10项、其他权力133,全面完成权力运行流程的编制,并向社会公布。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依托本局门户网站广西企业基础信息及信用交换平台、国家社会信用信息系统(信用柳州)平台7个工作日内及时公示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70多份,利用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公示网吧公示黑名单1家。全面梳理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8。建立实行统一市场监管,推进公平准入,维护市场的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打造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2.全面推进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转型升级

我市坚持以“改变上网服务场所环境”和“鼓励多元化经营”为基本点,通过指导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经营者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升级硬件配置、创新经营模式、学习科学管理等方式,扎实推动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工作。“十三五”期间,完成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转型升级试点36家,为上网服务行业重新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整个行业保持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提供了有力保障。

3.加强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

我市狠抓业务学习培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执法培训班,执法队伍内部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培训,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每月开展至少一次全员业务学习培训,内容涵盖执法实务以案施训、案卷制作等各种执法技能。组织执法人员前往其他地市学习市场监管和执法办案先进经验。每年定期举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与“扫黄打非”业务培训班,邀请相关业务专家给各县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扫黄打非”办公室及市、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负责人、分管领导、业务骨干全面讲解新闻出版领域和广电执法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执法业务技能知识线上线下培训,通过交叉检查、案卷评查、以案师训、线上统一培训考试等方式,确保每一个执法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执法业务技能,打造高素质的柳州市文化市场管理执法队伍。此外,根据文化部的部署,按照文化厅要求,我市先后与辽宁省葫芦岛市、朝阳市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对口交流协作活动,通过现场培训、驻场学习、以案施训、实地考察等形式,增强两地对口交流协作工作成效,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

  1. 建立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

十三五”期间,加强版权监管,努力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巩固软件正版化成果等一系列工作。

完善版权行政管理体系

一是持续开展“剑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截至目前共查办盗版侵权案件23起,其中网络侵权案12起。

二是多次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鱼峰区人民法院、市检察院、鱼峰区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公安局鱼峰分局经侦大队开展网络侵权案件案情分析会,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研讨应对我市网络侵权的防范措施。

三是积极配合教育局开展教材、教辅专项检查,对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及职校开学进校书刊教材、教辅进行检查。

四是在纪念“3·5”学雷锋活动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及“4·26”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知识产权宣传周开展版权保护宣传活动,通过发放版权保护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向市民讲解出版物正版、盗版的鉴别方法以及版权维权的法律、法规等知识进一步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增强人们对版权保护的意识,维护消费者权益。

巩固软件正版化工作成果

一是把政府机关软件采购资金管理使用和软件资产管理情况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并将审计内容于年底报送至市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是召开本市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更好地部署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将政府部门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三是督促各机关单位建立适合本单位正版软件管理办法,对软件的配置、使用、维护、台账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形成软件正版化工作长效机制。

四是通过查看台账、听取汇报、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各县区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重点检查了推进软件正版化计划制定情况,软件采购资金安排到位情况、软件正版化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情况等。通过督查考核评议,各县(区)政府机关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有力,材料比较齐全。

5加强文化法治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包括文物保法、非物文化遗产法、著作法、电影促进法、网络安全法等一系列文化法律法规,维护文化安全;在市人大、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立足文化发展实际,以国家上位法为依据,以文物保护和文化市场管理等为重点,积极推进文化立法工作。目前柳州市出台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201781日起正式实施)虽不是专门的文化立法,但将文物古迹人文资源保护纳入了条例,对莲花山的文化保护提供了法律支撑推动柳州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措施》已经市政府常委会通过,即将发布实施。按照柳州市立法计划,现已将《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纳入“十三五”立法规划,并对《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立法可行性开展调研。

(八)对外文化及交流合作活动丰富

1利用重大活动推介柳州文化

利用“三月三”重要节庆活动,加强文化艺术对外流。作为广西壮族“壮族三月三”的品牌惠民活动,中国•柳州“鱼峰歌圩”山歌邀请赛,从2016至今山歌邀请赛邀请了14个国家和地区30多名乡村歌手和有来自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澳门、台湾两个地区的43家单位(文艺团体)的383名歌手来柳州展演。

2016年在“三月三”期间,我市成功举办2016中国(柳州)演出交易会暨中国文化产品国际营销年会。国内近30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外500多家文化单位、演出商和经纪机构代表近2000人参加会议

举办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城市文艺展演、少数民族风情艺术展和城市美术作品联展

20164月举办了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城市舞台艺术联合展演。该展演由我局倡议发起,邀请“两带”16个城市选派优秀剧(节)目来柳公益展演,共举办了13场演出,演职员达700多人,惠及观众6.8万人次10月我举办“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舞台艺术联合展演”摄影图片展“美丽南方 共画发展” 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城市美术作品联展,向广东省、贵州省和我区16个城市发出邀请。展示了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舞台艺术精品节目,体现柳州文化软实力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为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促进'两带"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柳州美誉度起到积极作用。

积极参加博览会,介柳州特色文化

加大本土特色文化国外推介力度,利用国际性、全国性的文化展会和交易会等平台,积极推介柳州特色文化。

应自治区文化厅要求,受邀赴深圳20172018柳州市参加第十三、十四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我局组织柳州市博物馆、柳州桂饼博物馆等相关单位参加展会,柳州分别以文创产品“龙壁柳砚”和柳州市博物馆、柳州桂饼博物馆两家企业共计70件展品参展,深得参观的中外观众喜爱并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2017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进行,柳州市文新广局积极组织我市14家文化企业25个文化产业项目参展。

充分利用柳州“非遗”、博物馆等文化资源,拓展对外文化交流范围和内容

2017年我市侗族和苗族刺绣非遗传承人代表广西出席文化部主办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活动,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配合国家、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外交大局,我局积极开展博物馆对外文化交流,做好胡志明旧居、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抗日斗争活动陈列馆、柳州工业博物馆、柳州市博物馆等对外陈列展览和交流,每年接待韩国、越南等国的文化参访团近万人次。

2推动文化精品“走出去”

推动柳州文化艺术精品走出国门,提升柳州文化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市文化系统组织实施和参与了国家、区、市派遣的各项对外文化交流演出活动32场,其中2016年舞蹈诗《侗》在新加坡演出2018年《侗》《白莲》《八桂大歌》等品牌剧目赴不丹、印度、科威特、突尼斯、柬埔寨开展系列演出活动,得到了新加坡总统、不丹王储、柬埔寨王国政府首相洪森亲王和夫人文拉尼当地政要我国驻大使、总领事领导的高度赞扬。

多部剧目赴国内交流演出

2016年至今我市多部剧目对外交流演出共计199场次,观众近20万人次。其中20181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文化柳州二十年》柳州优秀剧目联展活动4月在国家大剧院举办“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柳州文化艺术周”活动;民族歌舞剧(2017版)《白莲》、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以及舞蹈诗《侗》精品剧目在北京、天津、沈阳等2665市完成巡演136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弦舞蜻蜓》从2016年至今,已在广西、广东、浙江三省演出达42现代彩调剧《空村》在北京、上海、昆明、玉溪、重庆、遵义等城市开展巡演12

举办美术展览

20168月在北京长安街旁的民族文化宫举办了柳州三江农民画展。201711举办了定西美术馆举办《“丝绸之路侗乡情”柳州、定西两地艺术交流展(定西站)》

成功举办第二届届柳州市艺术作品双年展共征集成人美术书法篆刻作品和青少年美术书法作品各三千多件,分别评选出成人、青少年获奖作品各200件并展出。

3拓展民间交流合作

在“十三五”期间,通过“中外优秀剧目月月演”“美丽南方 共画发展” 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城市美术作品联展南彩北韵•探索融合——庆祝柳州画院建院30周年中国水彩名家广西采风写生活动暨学术邀请展“翰墨秋韵”2016年中国画名家八人邀请展等活动,引进国内外文化名家(剧团)来柳演出(举办展览)加强了文化交流,让市民“足不出柳-览遍世界精彩艺术”,使城市低收入人群也能充分感受精品艺术的魅力,助推了柳州文化发展依靠“中外优秀剧目月月演”不断深化国际演出交流合作,先后引进来自乌克兰、捷克、美国、意大利、波兰、英国等32个国家72个国外剧目外国演职人员共计约898来柳演出交流。也让全世界的艺术家们更深刻的了解柳州,增强了城市对传外宣利用市艺术剧院在开展全国巡演期间,北京、天津、沈阳等2665剧场摆放有广西特色的宣传品、柳州全景图、播放柳州城市宣传片等一系列宣传手段将广西和柳州的城市风光、民族文化推向全国。2018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第六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声乐、舞蹈类比赛及汇报演出在柳州举办,全区各地151个声乐舞蹈作品、近2500名演职人员汇聚柳州展开角逐现场观演人数近万人

(九)开展文化扶贫行动效果明显

1.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权益。

基层文化设施重点覆盖贫困地区,兼顾全面。根据脱贫认定标准“有电视看”、“有文化设施”的要求,全市313个贫困村其中35个深度贫困村农家书屋实现乡镇全覆盖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目前除融安县4个村外其余都已完成,覆盖率达98.7%,以“振兴乡村三年提升计划”为契机,我市大力扶持三江、融水、融安等贫困县申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三个县的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提升改扩建项目均已进入发改委项目库。

打造公共文化惠民活动品牌体系,推动文化与旅游结合。各县区地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涌现并影响广泛,如柳城县“百村百戏”、鹿寨县“田野欢歌”、融安县“月月比”、 融水县“芦笙斗马节”、三江县“侗族多耶节”、柳北区“北雀欢歌”、城中区“欢乐城中”、鱼峰区“立鱼欢歌”、柳南区“文化基层欢乐行”、柳江区“文化行”等。各类品牌惠民活动推动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文化活动覆盖面,给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文化生活。把文化惠民活动与民族节庆结合,引导贫困地区将文化活动打造成为特色旅游项目。

2.实施贫困地区非遗传承扶贫工程。

2017年在三江举办柳州市传统工艺(刺绣)技能大赛,涵盖侗、苗、瑶等多个民族的220名刺绣能手参加刺绣成品和现场刺绣比赛,促进了手工艺者居家就业实现增收,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新华社、搜狐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积极选送我市各县区的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人、学徒、从业者、爱好者共计60人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8年在融水县举办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少数民族绣娘实用美术)培训班,来自融水、三江、融安的苗、瑶、侗、壮的少数民族绣娘共70余人参加,通过三天的培训,绣娘们都收获满满。在三江县举办了“三区”文化人才专项培训计划三江县文化能人培训班,139位各级传承人参加培训。在融水县还举办了非遗民族服饰走秀大赛,多彩的服饰集中展示了民族的历史,也展示了传统的手工技艺。鹿寨县、柳城县、融水县均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开展传统手工技艺现场展示展销活动。

充分利用新媒体“在柳州”App平台,推出柳州“龙城匠心·我的非遗故事”主题网络展播活动,截至目前对融水李伊园、梁桂秋、贾茜萍,三江杨求诗、韦凤仙等传承人的首屏进行了专题报道。

  1. 推进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扶贫。

加强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利用,推进非遗企业及传承人(团体)进行技能提升和产业发展,非遗项目服务民生实现增收的成效日益显著三江县同乐乡共培育侗族刺绣市级以上传承人5人,每人每年可获得2000-4000元补助,建设侗族刺绣保护平台2个,为当地绣娘们提供了开展培训、传承技艺、展示作品的文化场所,同乐乡年均销售刺绣产品两万件,年均产值500万元以上,带动农民增收200万元以上,其中带动贫困户88352人增收50余万元;三江农民画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竹韵香溪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有限公司)月收入2万元以上,带动农民画师10余人,每人月收入高达5000余元;苗族织锦、苗族刺绣(彩云苗艺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致力于开发苗族文化非遗文创产品,年销售额300万元,有60名农户向基地长期供货,每人每月可获得2000元左右的额外收入。

4.加强贫困地区文化人才培养。

开展基层文化培训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文化的智力支持。出台《2018年柳州市农村文艺能人专项培训方案》。结合“公共文化空中大课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项目,拟组织培训贫困地区农村文艺能人100名,旨在传承发展提升贫困地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

(十)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经过几年的培育,全市业余文艺骨干队伍日益壮大,文化事业单位编制1208个,大部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配备至少2名编制负责文化工作;全市业余群众文化活动团队增长到2000余个,人数近6万人,成为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生力军。柳州的专业院团还打造了一支流动队伍,长期活跃在基层文化生活一线,以“想唱你就来”为主题,走村入屯进企业,倍受群众欢迎和青睐。

文化志愿队伍从无到有。建成文化志愿者柳州分中心1个、市级支中心3个、县级支中心12个、文化志愿者服务站20个,文化志愿者发展到1.8万人。结合赛事、演出等活动,聘请文化志愿者对文艺团体开展各类公益辅导和培训。柳州志愿者代表队还曾两次参加“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并参与2017年央视CCTV3《群英汇》柳州专项录制,展示柳州文化志愿者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存在问题

1为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制有待深化细化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对网络文化的监管,目前手段单一且被动。

2深化化体制机制改革有待加强,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一些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特别是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目前停滞。根据2018523日市文教卫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会议和61日市委深改组第六次会议精神,确定市文化市场执法机构在市支队基础上设立城区大队,614日根据市委编办的通知,按照(柳编办通201821)文件要求,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被暂停、冻结,所以日前进一步深化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暂停。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一是投入水平低,目前人均文化与传媒财政支出只有157,与人均200元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基层农村文化设施还比较落后,乡村文化设施达标率不高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只有84.5%,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较低三是开展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目前只有鹿寨县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试点县,将把试点经验推广至全市,全面完成总分馆制建设工作对北面三个贫困县压力较大。

4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对不高,虽然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但产业集约化程度还不够高,龙头企业数量较少,缺少知名品牌,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够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不高,离占比5%的目标差距较大

5绝大多数文物保护项目属于公益项目,依赖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因地方财力有限,受资金限制等因素,只有少部分项目顺利推进和完成,其余项目虽都在积极推进当中,但争取项目经费落实困难较大。

6有线电视村村通联网工程财政资金无法落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62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的实施意见》(桂政办发〔201756号)等文件精神及市领导指示,《柳州市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已三次征求19个相关责任部门意见,但财政资金落实困难,无法形成审议稿提交市政府审议并组织实施

、规划后期实施建议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整体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较好,基本提前完成或按时抓紧推进。根据当前发展形势,为保障规划目标顺利实施,建议:

1.高度重视做好机构改革工作。依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等中央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改革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文化改革目标和方向;深入调研,全面梳理文化部门机构职能,优化各类设置,提前预判改革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改革中相关职能调整不到位、不全面。

2.加大文化事业和产业改革发展资金保障。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协调力度,支持保障文化事业和产业改革发展资金链接顺畅,按照先急后缓,滚动发展,保障重点的原则,做到科学调度,统筹安排,狠抓质量和进度,确保文化事业和产业改革发展规划中的各项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copyright 2015 wglj.liu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 桂ICP备11004426号-3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119号
地址:柳州市桂中大道1号文化产业大厦12楼
联系方式:0772-2812452 网站标识码:45020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