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学互看互促 共谋文化发展

  发布日期: 2015-09-23 16:22   
        为促进示范区之间、示范区与其他城市之间“互学、互看、互促”,9月17日,东莞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科主任科员卢爱婵等一行15人到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交流座谈两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及民歌创作经验。
        座谈会上,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郑红梅介绍了该馆近年来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中所做的实际工作和取得的成绩;鱼峰区文体局副局长王敏珊就鱼峰区“鱼峰歌圩”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发言;受邀参加座谈的我市知名文化专家也分别结合自身领域工作与东莞同仁畅谈心得体会、交流工作经验。
        东莞市是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当地政府出台了公共文化服务“1+4”政策文件,从效能提升、基层文化、民族文化、绩效评估、社会参与等方面对东莞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档升格,为推进东莞市文化事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国领先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指明了方向。
        考察组一行在对我市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鱼峰歌圩”进行实地考察并参与体验山歌文化后,对我市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依托深厚文化底蕴,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做法高度赞许,对我市民众文化参与意识高,城市天天有活动,处处有文化的和谐景象印象深刻,对我市通过创建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引领发挥示范作用的成果十分肯定。
        座谈会上,我市的民族民间艺术研究、创作专家就我市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山歌文化进行了介绍与交流,把多年的艺术创作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座谈上壮乡山歌、客家山歌此起彼伏,东莞同仁被专家们的热情智慧深深打动,甚感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下一步,东莞、柳州两市将继续重抓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加大互学互看互促力度,加大文化活动品牌打造力度,加大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力度,让群众共享文化建设的发展成果,为促进东莞、柳州文化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工作动态

互学互看互促 共谋文化发展

  发布日期: 2015-09-23 16:22   
        为促进示范区之间、示范区与其他城市之间“互学、互看、互促”,9月17日,东莞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科主任科员卢爱婵等一行15人到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交流座谈两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及民歌创作经验。
        座谈会上,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郑红梅介绍了该馆近年来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中所做的实际工作和取得的成绩;鱼峰区文体局副局长王敏珊就鱼峰区“鱼峰歌圩”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发言;受邀参加座谈的我市知名文化专家也分别结合自身领域工作与东莞同仁畅谈心得体会、交流工作经验。
        东莞市是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当地政府出台了公共文化服务“1+4”政策文件,从效能提升、基层文化、民族文化、绩效评估、社会参与等方面对东莞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档升格,为推进东莞市文化事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国领先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指明了方向。
        考察组一行在对我市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鱼峰歌圩”进行实地考察并参与体验山歌文化后,对我市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依托深厚文化底蕴,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做法高度赞许,对我市民众文化参与意识高,城市天天有活动,处处有文化的和谐景象印象深刻,对我市通过创建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引领发挥示范作用的成果十分肯定。
        座谈会上,我市的民族民间艺术研究、创作专家就我市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山歌文化进行了介绍与交流,把多年的艺术创作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座谈上壮乡山歌、客家山歌此起彼伏,东莞同仁被专家们的热情智慧深深打动,甚感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下一步,东莞、柳州两市将继续重抓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加大互学互看互促力度,加大文化活动品牌打造力度,加大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力度,让群众共享文化建设的发展成果,为促进东莞、柳州文化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copyright 2015 wglj.liu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序号: 桂ICP备11004426号-3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119号
地址:柳州市桂中大道1号文化产业大厦12楼
联系方式:0772-2812452 网站标识码:4502000035